close

  

  我們都在找那樣的一扇門,一扇打開後可以遁逃,可以超脫,或是可以勇敢走向嶄新的門,但現實生活中通往彼端的往往不是容易開闔的門扉,而是狹窄難行的崎嶇小路,唯有付出努力,痛過走過,才能在揮汗中到達,在淚水中安憩。

  故事圍繞著某個小男孩展開,從小母親便耳提面命的告訴他,他是人工受孕而來,有著諾貝爾獎得主的優良基因,對他厚與期許,儘管他非常努力,想要討好母親,但表現遠遠沒有達到天才的程度,母親毫不放棄的尋找任何可能性,從天文學到物理,物理到文學,甚至最後冀望於和平獎。但不管是哪個領域,他都毫無一鳴驚人的潛力。

  他的母親對此反應很激烈。

  對讀者來說,故事中的『母親』其實非常間接,幾乎是從男孩的轉述中才能窺見一二,男孩常常使用回憶的口吻來描述母親,作者如此安排其實非常擬真且具有巧思的,因為他的母親具有精神疾病,異常的行為日漸加劇,甚至常在半夜時把玩著醫生開立的藥物,也有大量吞服送醫的經歷。

  因為在事件發生的當下,他只能全新全意的注意母親,沒有任何一絲思考的空餘,緊繃的肌肉與精神,不時屏住的呼吸,唯一能夠做得大概只剩下詛咒時間怎麼還不趕快過去,以及對這無法逃開的夢魘滿滿的無力。除此之外,男孩對外還必須維持正常的假象,免得社工將他帶離,他就這樣長期地沉浸在這些強大的壓力裡,掙扎的想要呼吸。而四處都得不到的認同感,更讓他像踩不著地的風箏,被烈風刮的不停震盪。

  相信明眼人看到開頭就會覺得納悶,精子捐贈者的身分,照理來說應該是不公開的,諾貝爾基因的說法究竟從何而來,男孩很快發現真相,諾貝爾基因只是母親的一個想像,為了掩蓋腦中的瘋狂,虛假的幻境被撕裂,不久後,男孩的母親再一次吞下藥丸,這次她陷入了無邊的昏迷,再也沒有把眼睛打開。

  傷心又憂慮的男孩開始做起了夢,每晚母親都會回到家中,帶著他通過牆上手繪的門扉,來到母親的回憶裡,這樣的情景一直長久的持續,直到男孩開始懷疑,是否母親真的和自己在夢中有了聯繫?但賴以勘查的圖書館又遍尋不著類似的資料(注.1)。另外,母親昏迷後,她口中已經身亡的外祖父母居然出現在家門口,領著他來到母親的兒時住所,也將昏迷的母親帶回鄰近的醫院照顧。

  (注.1:可見他的功課做的並不徹底,在克里普納所著的心理書籍『超凡之夢』中有提到過這種夢境。)

  門扉是這本書裡一直出現的意象,也是男孩從現實進入清明夢境的圖騰。靠著在外祖父母家重新繪製的新門,他回到了與母親相會的夢中,男孩在夢裡找了又找,希望能找到讓母親醒來的契機,也希望找到自己真正的父親,最後他終於看到了解答,這答案讓男孩與讀者們,都打從心底震撼不已。

  看完書以後,我思考著結局的另一個可能性,雖然一切看似都很合理,好像能完美的解釋所有的遭遇,但在鄭日昌教授所著的『意識-生物節律、睡眠和夢』裡寫道:為了延續睡眠,夢會說服你一切都很真實合理,而霍布森的『夢與瘋狂』裡也提到,精神患者的腦部活動與作夢者極其類似,究竟男孩發現的是冥冥之中的真實,還是長期生活在壓力之中又有家族病史的男孩,終於在母親病危的絕望中,架構出被害的妄想以保護自己呢?

  購買指數:適合喜歡真實細膩的故事者,或是心情太好沒處發洩的人

  

  或者你想要:諾貝爾奶凍捲

  後記:我超喜歡試讀本的,又輕又薄字體又大,讓我不到一個小時就可以看完這本書,有了試讀本誰需要書籍啊,書本應該都長這樣子才對!最後,感謝大塊文化提供此次試讀機會。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沐恩 的頭像
    沐恩

    夢不落

    沐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