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啦,我知道我預告要寫大陸之旅的,但是這個展覽時間快過了,不先寫一下不行:

  早在樂高展開展的初期,大學同學小哆啦就問我跟另一為同學Kyo桑有沒有興趣看樂高展,她公司可以買到便宜的票 (180,便宜餒。)。本來就非常喜愛摺紙、樂高這種『照既定步驟就可以做出成品的東西』的我一口答應,不過後來因為時間一直不攏,所以直到最近才成行。



  第一次進到松山文創園區,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個地方,隱晦(導航導了半天進不去,最後才在票卷上發現一行小字寫著要從某某路某某巷進去,為啥那行字不能寫大一點啊。)、陳舊(日式建築耶,莫非是從日據時代留下來的。)、惡臭(附近有棟樓不知道是正在翻修還是在興建,一股混著水泥臭的霉味隨著空氣蔓延。),到處都灰僕僕的,很難與文化跟創意聯想在一起,園區還併著一個小公園,當天涼風徐徐,人工湖微波盪漾,不過因為正好是中秋節,三個人裡面有兩個趕著晚上回家聚餐,所以我們沒在外圍多停留,直奔展場而去。



  人數不少,但還不到摩頂放踵的地步,連隊都沒排就順利進入場地,不過人流還是影響了我們觀賞作品的速度,變的有點兒敢,所以照片的品質不算太好,也沒辦法拍的齊全。入場後沒多久,就看到這次展覽的招牌展品,紅黃藍三原色的純色積木胸像,我對第一個作品最感興趣,紅色人像轉頭看著自己脫落左肩,正試圖拼上一塊紅色的積木,這個拼湊的動作是在進行式,尚未完成,所以有一種不確定感,拼回去了嗎?成功了嗎?留有一種可能徒勞無功的黑色氛圍,彷彿在用微弱的力量對抗歲月的殘破,卻無力回天。


(紅築,說明文摘錄:『白日被生活消磨,夜晚拼湊自我,在日復一日中茁壯堅強。』)

  黃色的胸像因為廣告中已經看過很多次,第一次看到就沒有特別的想法,現在看到實品也覺得還好,小哆啦跟我都覺得這位作者很喜歡做裡面有東西的作品,類似的作品有好幾件,可以想像當初他要辭掉律師工作時,他的爸媽老婆一定罵他罵的很慘,至於藍色的那座,除了手臂肌肉線條強調身體緊繃具有亮點之外,其餘的部份只讓我聯想到偏頭痛。

  
  (黃色,說明文摘錄:『自我蛻變。』)

  與原色三胸像相對的是台北101的造型,大約跟成年男性差不多高,主要零件是半透明的窗戶跟灰色顆粒,外觀細節重現度很高,完美的複製了寶塔型,這從後面投出的影子幾假亂真就可以看出來,但總覺得沒有作者其他作品來的精緻,因為內部樓層是中空的,沒有任何設計,徒有形狀,就是一般的樂高達人就能完成的級別,不像大師手筆。

  
  (因為沒有單獨101的照片,只好用一下小哆啦的玉照,反正他的照片已經出現在我網誌過了:同學大變身。所以應該沒關係吧,話說這張照片看起來哆啦大怪獸感覺隨時會一個迴旋踢把101弄倒。)

  繞過101,一個弧狀的黑色線條抓住了我的眼光,作品黑的發亮,是一個人影正奮力向前跑,他身後的軌跡化成了一道牆,人影彎出了優美的弧形,在不知不覺間回到了起點,但居然有東西檔住了往前的方向,人影焦急的伸出雙手往前推擠,雙腳奮力頂著地,低著頭的他或許沒有注意到,擋住自己的正是自己所建造的高牆。我覺得這部作品有很強烈的不要被自己限制住的意象存在,不過作品的說明文讓我又有另一個想法:『有時你一再嘗試、一再地努力,卻發現自己又退回最初的起點』,我想這一定是作者某一個作品垮掉重做好幾次之後內心的感慨(我了解,因為我也有寫程式爆掉重寫好幾次,那種無奈,唉。)。

  
  (無題,內文會把造型寫的比較具體是因為沒拍到整體的照片,純黑色的作品,線條很難拍攝,所以我試了幾次就因為人潮的關係先前進了。)

  黑色迴圈的旁邊就是展場裡最具魄力的作品,My Boy,作品用上了所有的頻道來傳達無法承受的痛,動作,顏色,表情,藍色的人型仰著天,嘴巴因呆滯而張開,發不出吶喊的聲音,他跪著,雙手捧著的身體,灰黑色的沒有一點生氣,肌肉冰冷而癱軟無力。明明是冷硬的樂高顆粒,居然能夠表現出自然下垂的感覺,在我不知該如何描述的時候,身旁有個年紀很小的女孩突然幽幽的說:「這真的是一位藝術家。」

  這太過貼切的描述出自童稚的小嘴,讓我又愣了好一會,只能說這個作品真的是超越國界很語言,明確的將故事表演的淋漓盡致,可以說是樂高界的聖母慟子像也不為過。



  到這裡大約看完一半了,展場的中間有播放作者創作過程的影片,影片附近佇立著兩個等身大人形作品,因為我對作者背景知道個大概,所以很直覺的就發現其中一個穿著西裝,髮型呆板,面無表情,腹部有個紅色的人頭正要探出來的人形,是在講作者自己從律師轉職樂高大師的故事,紅色代表熱情,像外窺視的動作好像還沒準備好脫穎而出,但是總有一天,這個自己一定會隨著勇氣釋放,走向世界吧。

  
  (自我,說明文摘錄:『跟隨內心的勇氣。』)

  離律師沒多遠,又是一個類似主題的人形,一個高大健壯的人,臉孔是全然平面的,雙手捧著一副人臉面具,正欲戴上,我們對外的臉孔或許能夠隨心所欲的雕塑,但真正的自我是否空白的連自己都搞不清楚呢?



  因為作者的作品風格比較大器,所以當規模變小後,總讓我覺得有不夠精細的感覺,所以我略過了一些小型的作品,只大略看過去,接下來又是三原色的巨幅作品,三張不同的人臉,刻畫入微,其中紅色的那具是作者的朋友肖像雕,作者說為了要重現朋友的睫毛而煞費苦心,我想就是因為這樣臉孔的作品才會變得這麼大吧,畢竟樂高的空間像素是固定的,想要精細就必須把格局放大。



  展場的空間從走廊形突然擴成廣場型,有種大作品即將出廠的氣氛,果其不然,碩大的龍骨氣勢滿點的盤據在廣場的正中央,骨質的孔洞甚至陰影都完美的架構出來,造型的整體性非常強,這應該就是所謂的『胸有成竹』吧,股關節膨大的自然有致,脊椎上的板骨也是大小不一,靈活而不呆板,可惜有點太過平面,腳部的爪子也是惟妙惟肖,作者十分有自信所有看到這個作品的人都會『哇』出來,這恐龍也的確有這樣的魅力。


(大暴龍。照片看起來好像早期電動裡的大魔王穿越到現實來了。)

  真的要說缺底的話,這頭龍有點太完整了,比較像是『用樂高做出來的恐龍骨頭石膏』,不是『用樂高做出來的恐龍化石』,要是肋骨弄斷幾根,頭骨上開幾個窟窿,手少一隻,在參點灰色顆粒的話的話感覺會更寫實,不過這本來就是看作者自己想要表達的主題是什麼來決定的,這種造型我就連在腦袋裡模擬都弄不出來吧。

  
  (地板上還有印出腳印耶,話說人真的好多啊,感覺這隻龍會變成骨頭是因為剛被附近的暴民給啃過的關係。)

  在暴龍周圍的圓形空間,平均的擺放著幾個展品,其中的盒子是我覺得少數幾件比較有看頭的小型作品,人形坐在一張藍色的床緣,望著床面的禮物盒發楞,作者說靈感是來自於一則短篇故事,難怪這個作品給我插畫一般的感覺,畫面小小的,卻蘊含很多細節。


(話說,其實我覺得做的最好的是那張床。)

  盒子的旁邊是另一件的『台灣印象』,開展時大約是七月,正直台北最熱的時候,作者應該是靈感來了,隨興做了一副太陽,我必須坦承,這個外圍的三角光 橘,內圈亮黃外加臉孔的太陽一點都不會讓我想到台灣,反而一看到腦袋就自動播出:『天線寶寶~天線寶寶~說你好~你好!』,讓我轉頭不敢多看。

  
  (又是小哆啦的玉照,她好像被曬的很熱。話說,真的要做太陽的話,做個黨徽不是很好嗎(誤)。)

   趁著人潮稍稍散去,我們抓緊機會全員跟暴龍合照,牠肚子那側的正對著展場內最精緻的仿真品,等比例的大提琴,除了弦線以外,包括拉弓都是用積木打造,從 色澤到弧度都並無兩樣,與真品擺在一起頗有安能辨我真假的意味,要是作者把琴架也做出來,我想造型會更加一體化,更難看出破綻。

  
  (其實比例多少還是有點差異,明明是大提琴,看起來卻像小提琴。)

  從廣場離開,沿著一個緩坡爬下,又回到了走廊形的展場,迎面擺著一台電腦,有隻手從螢幕中伸了出來,正要按下鍵盤,老實說我對這作品的第一印象是,電腦型號看起來好舊啊(宅男反應),後來看看說明文,發現是200x年的作品了,看的見時代的眼淚啊。

  
  (鍵盤上沒有Alt+Ctrl+Delete啊!這是大忌,莫非是Mac系統!)

  
  (路過某個地方看到的,純粹覺得很有喜感。)

  這一區的作品都偏向擬真風格,人像都有做出表情、眼神、服裝以及肢體神韻,與立體人像對應的是平面的畫作,這類型的作品我覺得還好,樂高的平面作品應該要善用其特型,做成浮雕式的才對。

  
  (女人……好吧,既然作者說她是女的就是女的吧。)

  
  (似乎是某位搖滾歌手。)
  
   走過這些展品之後,似乎又回復到表達概念的風格,這展覽的動線安排的真奇怪,一轉彎看到的是一件綠色的人像,左腳威風的踏在高台上,膝蓋微彎,右腳伸直 撐起身子,雙眼直直向前望,不知怎麼著,總讓人聯想到羅丹的沉思者,作品名稱也類似,叫做思考者,大概是時代變遷,沉思的動作也由靜態轉為動態了。

  

  再接下來是一個圓柱體,由於柱身有著複雜的凹突結構,我不經脫口而出:「羅馬風格的柱子,還是希臘風格的柱子?」

  結果立刻遭來小哆啦的吐槽:「說明寫這是一個臺座耶。」

  然後是加重吐槽:「而且還強調只是一個臺座耶。」

  好吧,我承認我有點想太多,不過文物賞析本來就是一種再創作啊,過度解讀是正常的,只要不過份解讀就好了嘛。

  
  (說明文:『通常臺座會有你想要看到的某種物品擺放在其頂端。現在,臺座就是你應該要注意的物品。留白之處,即為藝術。』)

   再來我們三人對一個看起來岌岌可危的作品的力學結構品頭論足了許久,一個藍色的女體只用單手攀附一層樓高的支柱,懸掛在上面,我原本推測她只靠著手掌部 分的接點來支撐,但是小哆啦指出腹部與柱子接觸的部份也有接點,雖然我找了很久都沒看到,不過她說的比較合理,所以就相信她了,附帶一提,我在展場時沒看 出來那根柱子也是積木堆的,等到回家看照片時才發現。

  
  (懸,說明文摘錄:『看似不可能,最終卻能順利成功。』)

   倒數第二個展品其實很有看頭,但是不知道觀眾是累了還是怎樣,作品附近堆著的人潮明顯小了許多,有個藍色的小人正攀爬著樓梯,一步一步往上,走向另一個 更大,色彩更繽紛的等身人像的胸口,我覺得這個作品有著自我成長的意象,我曾經寫過一首有類似想法的長短句:我與我走在一起 http://tswdysk.pixnet.net/blog/post/31245351,不過我的文章就顯得非常悲觀晦暗。

  
  (樓梯,說明文摘錄:『機會往往存在於自身。』)

   展場的最後一個作品人潮又突然多了起來,是一個顏色跟造型都很鮮豔的旺旺寶寶,告訴大家贊助商是誰,作品的底部還鋪滿了旺旺仙貝,看了好餓,不過我有點 懷疑這個作品到底是不是Nathan sawaya的創作,因為風格差異實在太大了,以人像造型來說顯的太過對稱,完全沒有前面作品的不協調感,我覺得Nathan sawaya的作品常常會有上下比重差異,左右造型形變等特色,就算是應旺旺公司之邀而做,個人風格也消失得太徹底了一點吧。

  
  (旺旺寶寶,我真的很懷疑這東西是廠商自己做出來當招牌的。)

   因為作品量少質精,所以整體參觀時間並不長,我們三人就決定到附近的咖啡廳稍稍休息,在走出展廳之前,我們看到三星最新款手機的布偶裝,這超脫以往認知 的造型讓我們佇步,我們之中唯一拿著同款手機的小哆啦立刻跑上前,向鏡頭展示一大一小的手機合照,我個人也很有興趣,要不是從手腳的粗細看來,裡面應該是 女生,要不然我很想做出玩『觸控』或是拔耳機塞之類的動作。

  
  (超吸睛。)

  爾後到達咖啡廳,這裡的佈置有著濃濃的文藝風味,但是價格卻非常的不夢幻,一杯飲料要價兩百大洋,在我感嘆台北的物價就是高時,同行的兩個台北人看到菜單後,也露出了驚恐的表情。

  

  
  (佈置還可以)

   因為低消很詭異個設定成每人必須點一杯飲料,我們只好從善如流,大約五百CC的高貴飲料端了上來,用看起來很高級的石材作為杯墊,看來這也是成本之一, 請把成本放在我可以丟進嘴巴裡的地方好嗎,我隨意吸了一口,飲料就少了四分之一,啊啊,我剛剛一口吸掉了一個國民便當耶,這樣的聲音一直在腦袋裡迴響,另 外飲料的味道大概就是鮮奶跟巧克力醬大約15:1的比例,有點太甜。

  

(如果是用這麼大塊的芝麻酥來當杯墊,這樣的價格我可以接受。)

   店內的裝潢雖然不差,但是也沒賞心悅目到讓人掏心掏肺的地步,角落不知為何有個神祕的空位,擺放著『黃金馬與閃光便便』這個不知所謂的擺飾,黃金馬就是 金色的馬偶,除了眼睛跟嘴用看起來很變態的方式綁起來之外沒什麼大問題,但是旁邊那一坨用光纖盤出來的發光便便就真的很詭異,我就真的不知道他想要表達什 麼了耶。


(詭異的東西。)


(蠻有味道的牆壁。)

  
  (吧檯。)

   飲料喝到一半,Kyo桑又破費點了一道時蔬麵包當點心,切成片的德國麵包上擠著起士醬,再擺上一點蔬菜,要價一百八十大洋,一小片大約四十元左右,我一 口吞下一個,然後默默的想著,啊啊,我剛剛一口吞了一個麥當勞的麥克雙牛堡耶,我品嚐的那片上面擺放的是醃過的小番茄,味道很濃,跟比薩上的番茄味很像, 但是麵包因為沒有烤過,軟綿而缺乏口感,我還不如直接去吃比薩。

  

  臨走前我拍了一下大門照,我才注意到這家店叫日常生活,我覺得叫昂貴生活會比較貼切,不過這家店開在這裡還是有他的優點在的,先到這邊點杯咖啡,然後你會覺得等下看的任何展覽都非常具有深度,而且值回票價。





更多照片請至:

   痞客幫相簿(依相簿狀況刪檔):積木夢工廠(松山文創園區)

    

  Facebook相簿(原則上不刪檔):積木夢工廠(松山文創園區)

arrow
arrow

    沐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